各地加大治理欠薪力度 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近期,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于2025年春节前,在全国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临近年末,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对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治理欠薪力度,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 安徽合肥—— 在建筑工程项目部设劳资专管员,监督工资发放 从安徽省合肥市区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记者跟随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处相关负责人霍雨佳来到了滁合周高速合肥段的建设现场。项目建设高峰期,有上千名农民工同时作业,如何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专项检查。”霍雨佳道出了答案,“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加大巡查力度,组织各级建设单位自查自纠,实现对所有在建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工作的专项检查。”在施工现场一旁的企业办公地点,项目劳资专管员俞俊娟向霍雨佳出示了工程预付款凭证、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入账凭证、工人考勤表等资料。 按照规定,建设单位要按月将人工费用足额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占工程款的比例,在业主方与总包单位前期签订的协议中就已经明确。查看上述资料,就能判断农民工工资是否及时足额发放。资料检查完毕,霍雨佳又随机拨通了几名农民工的电话,了解工资发放情况。 “我们通过日常巡查,确认各方是否落实了工资支付制度,如果存在欠薪风险,便会及时督促整改。”霍雨佳说,在这一过程中,劳资专管员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规定,总承包单位应当在工程项目部配备至少1名劳资专管员,专职负责农民工工资的监管与发放,所有的劳资专管员都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嘀嘀嘀”,在合肥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警报声响起。欠薪事件风险监测预警模型显示,储某英等人存在被欠薪风险。合肥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二级警长王景立即调出数据,显示储某英因劳资纠纷报警4次,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投诉2次,市场热线投诉2次。这些线索被分头处理,但欠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据此,王景向欠薪发生地派出所——包河区中山路派出所下发了欠薪预警提示单。随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中山路派出所及社区工作人员联合约谈了欠薪企业负责人,企业在10日内支付了欠款11万元。 “依托各部门数据,我们围绕人员和企业展开主体画像,建立专题数据库,实现了风险预警和风险企业排查。”王景介绍,以风险企业排查为例,在专题数据库中,可以清晰看到各企业欠薪次数、时间、人数和金额等,易发生欠薪风险企业和欠薪高发时段等都有专门标注。自预警模型应用以来,合肥市公安局共发现高风险欠薪线索140条,均完成闭环处置,为593人追回拖欠工资830多万元。 河南安阳—— 帮助制造业企业重整脱困,确保工资正常发放 河南省安阳市有制造业企业超3.78万家,制造业企业数量多、行业门类多。从源头避免欠薪,确保企业正常运转是关键。安阳市法院优化破产审判工作方式,加大破产重整力度,引导破产企业通过重整实现脱困。 安阳林州市有一家药业公司因前期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要将该公司移送法院破产审查。程亮是安阳市法院破产主审法官。他在审理中发现,该公司员工有技术、销售渠道畅通,具备重整价值。法院采取“破产不停产”的方式,将该企业从破产清算转入重整程序,帮助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若直接开展破产清算,该公司药品文号将面临退出市场或贬值可能,普通债权人难以获得清偿,且该公司60余名职工将失业。”程亮表示。 安阳市法院推行联络员机制,由各基层法院共290名员额法官分包企业969家,员额法官直接联系对接,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难题,尽量避免其走向破产导致欠薪。 针对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安阳市金融部门提前介入,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工人工资正常发放。 当地一家粮储企业因新建两条生产线,流动资金短缺,工人工资发放出现缺口。经协调,邮储银行安阳分行推出“抵押+信用贷”,为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资金缺口补齐,工人工资顺利发放。 “时值年末,对制造业企业的欠薪行为,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将强制执行和教育引导相结合。”安阳市法院执行局局长李东华介绍。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相关部门采取拘传、拘留、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对企业确无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又面临困难的情况,安阳市法院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生活困难农民工的兜底保障,用好相关储备资金和政策,多渠道开展救助和帮扶。 重庆丰都—— 组建争议速裁庭,快速解决服务业工资纠纷 重庆是西部地区劳务大市,现有农民工近800万人,其中部分农民工伴随制造业转型升级,从第二产业流向服务业。自11月1日起至2025年春节前,重庆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治理欠薪冬季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小额欠薪不想去法院起诉,该怎么维权?陈成是重庆某人力资源公司聘用的驾驶员,入职一年后,他发现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还拖欠了他离职前一个月的工资。于是,陈成来到重庆市丰都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求助。 为有效助力农民工快速处理欠薪问题,丰都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速裁团队广泛吸纳司法部门、公安部门等专业力量,通过快立快调快裁快结的工作机制,帮助农民工快速解决劳动纠纷。 “‘快立快调快裁快结’机制能缩短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环节的时间。”丰都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陈渝说。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以“速裁链”为依托,在受理、审理、送达等各个环节依法简化程序,让相关争议一站式解决,相较于传统模式大大缩短了审理时间。 包括丰都县在内,重庆市42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作用,做到农民工工资争议优先受理、快调快裁,依法及时高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农民工速裁庭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类案件370余件。 在重庆市梁平区回龙镇,搬运师傅向华(化名)所在的公司承接了某工厂的货物搬运业务,可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因公司和工厂发生纠纷,双方都拒绝支付。于是,向华通过扫描“渝薪码”反映了这一情况。 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托人社西部(重庆)数据实验室,重庆市打造了“渝悦·根治欠薪”数字应用。按照“行业归口、属地负责”快速流转,实现多部门快速协同处置。劳动者通过“渝快办”APP“根治欠薪”专栏或是扫“渝薪码”一键快速反应欠薪行为后,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等会第一时间介入处置。经过工作人员协调,工厂同意将费用全额拨付给公司。公司收到款项后,也立即为向师傅等20余名农民工支付了拖欠已久的工资。 “‘渝悦·根治欠薪’数字应用归集了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市级部门的数据,建立经营风险、用工风险、支付风险3个维度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及时发现欠薪隐患。”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孟义均说。目前重庆通过“渝悦·根治欠薪”数字应用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统一的“事前预警监测、事中过程监控、事后集成处置、全程信用监管”的欠薪数字治理体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实现了欠薪线索全量汇集、高效处置和闭环运行。
查看详情 >>
陕西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
为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提升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化水平,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出台了《陕西省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市场监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将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事项合并成“一件事”,实行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件“证照联办”;统筹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动登记审批流程再造和业务融合,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线上线下融合新机制,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有效缓解群众和企业办事跑路多、办理时间长、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经营主体准入准营成本,提升准入准营效率,全面打造优质高效的经营主体准入准营全周期服务。 实施方案强调,市场监管部门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将市场监管领域涉及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办理要求的准入准营事项纳入“一件事”,实行“证照联办”。申请人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可同时提出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事项申请,即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可同步提交相关许可证件的办理申请。各级登记机关要将市场监管领域“一件事”(证照联办)业务纳入综合服务窗口“一窗受理”。申请人根据自身意愿,在各级综合服务窗口一次性提出申请。综合服务窗口完成“一件事”证照联办相关信息采集后,通过信息共享将行政审批申请信息推送至行政审批相应业务平台,工作人员在线审批,实现流程精简、环节压减。对符合条件、无需审批人员审核的事项,系统实现自动审批。线下办理的,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及时将申请资料转送至各审批业务处(科)室审批。 实施方案指出,对一个经营主体申请多个涉企审批事项且需多次现场核查、现场考核、鉴定评审的,鼓励各级审批机关集中一次核查,减轻申请人负担。各级登记机关(审批机关)要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大厅设立“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根据群众和企业个性化的办理需求,匹配联办场景,提供专业化政策咨询、定制化业务辅导、全程帮办代办、便捷化办事体验的一窗受理服务;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服务标准化,为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四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助推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强调,加强数据共享。明确各地财政、农业农村、林草、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共享土地承包和流转、种养殖、防疫检疫等数据信息。 《通知》以提升农户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各方反映较为集中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有关问题,打通影响承保理赔的各个关键环节,明确细化了包括承保、理赔、赔款支付、应收保费管理等各个环节各方主体的职责,明确标准,强化合作,推动数据共享和信息核验,鼓励科技赋能,规范市场秩序,深入推进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工作,提高投保农户承保理赔满意度,促进农业保险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通知》共计10部分,其中,在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应及时更新重要保险标的的损失鉴定技术规范,提高损失确定的公信力;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通知》明确保险监管部门要对各层级保险公司进行综合考评,加大对保险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检查力度,明确遴选应以基层服务能力、合规经营能力为前提。 据悉,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会同相关单位抓好《通知》贯彻落实工作,指导各地强化承保理赔管理,提高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增强农户满意度,切实推动农业保险更好服务“三农”。
多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等权益。 《意见》明确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坚持外出就业与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优化场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聚焦农民工求职意愿和技能培训需求,发挥行业企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作用,加强农民工技能提升。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稳定脱贫人口就业。 《意见》强调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督促企业遵守劳动合同、劳务派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有关制度,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建设,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等权益。推动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维护其社保权益。 《意见》提出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推动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工合法土地权益。开展新市民培训,加强随迁子女教育保障、住房保障,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加强农民工关心关爱等,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