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
近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持续保持对利用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截至日前,共侦破相关案件1600余起,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斩断一批涉网制假售假犯罪链条,切实保障了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有力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在“双十一”来临之际,公安部公布10起严打利用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得到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店铺和直播平台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和品牌厂商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秩序。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集中破获一批互联网上危害健康安全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集中打掉一批利用“直播带货”“海淘代购”等网购新模式进行欺诈式售假的犯罪团伙,集中铲除一批互联网领域盗版犯罪产业链条,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多发高发势头。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不断推动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公安机关提示广大消费者,在“双十一”网上购物高峰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通过正规平台网店购物,切勿轻信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平台和个人,避免落入“假冒伪劣”的网购陷阱。
查看详情 >>
银保监会:从根源上整治银行机构授信审查不严等顽瘴痼疾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持续深入做好银行机构“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从根源上整治虚构贸易背景、授信审查不严等顽瘴痼疾,切实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彰显内控合规管理建设成效。 《通知》指出,今年以来,银行业在聚焦重点领域、瞄准薄弱环节,强化整治、补齐短板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在集中暴露。 从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情况看,贷款“三查”不尽职、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销售适当性要求执行不力等问题仍然突出。《通知》强调,从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情况看,贷款“三查”不尽职各银行机构要把常态化的强内控、促合规与阶段性的补短板、除顽疾相结合,聚焦问题多发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明确重要业务的风险控制点和管控措施,增强系统关键节点的刚性控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评价,加强声誉风险管理。要围绕近期风险事件,深入排查内控缺陷,加大日常检查巡查力度,强化对分支机构和各经营单位的管理约束,对屡查屡犯、整改进度缓慢的要督促处理,从根源上整治虚构贸易背景、授信审查不严等顽瘴痼疾,切实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彰显内控合规管理建设成效。 《通知》明确,要严肃内部问责,切实增强惩戒震慑效果。各银行机构要切实扭转当前内部问责“宽松软”的状况,建立健全从总行到分支行的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不得以诫勉谈话、扣减积分、经济处理等方式替代纪律处分,要下大力气解决“问下不问上”“问前不问后”等问题。对屡查屡犯问题的整改问责,要坚持更严标准和更高要求。对监管部门责令内部问责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对重大信用风险事件、重大违法违规或重大案件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追究总行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