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诚信之基 护航幸福婚姻

发布时间:2025-09-17|来源: 河北区... |浏览次数:590|专栏: 在行动 分享到:

      自2025年以来,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婚姻登记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河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婚姻登记工作实际,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防范和治理婚姻登记领域失信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行风建设,筑牢诚信登记根基

      婚姻登记处始终将行风建设作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定期组织全体登记员开展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诚信服务专项培训,制定《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方案》,推行标准化服务用语和服务规范,增强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自觉抵制不诚信行为。全面优化服务流程,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提升服务效能,杜绝“冷硬横推”和“吃拿卡要”现象。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登记流程、材料审核、信息录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行为。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对收到的投诉和建议,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深化法规宣传,营造诚实守信氛围

      登记处持续加强婚姻领域诚信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诚信观。利用登记大厅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载体,常态化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告知虚假登记的法律后果与失信惩戒措施。登记大厅设置咨询台,工作人员面向当事人解答婚姻法律法规、政策咨询、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等相关知识,通过普法宣传,加强当事人对诚信婚姻登记的认识。在登记过程中,针对当事人签署《婚姻登记个人信用风险告知书》的重要环节,登记员进行重点提示和法律解释,确保其充分知悉提供虚假信息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信用风险。

      三、完善工作程序,构建高效防范机制

      着力从技术层面优化工作程序,提升识别和防范失信行为的能力。严格审查婚姻登记当事人证件和相关信息,保证婚姻登记当事人信息核验的准确性。加强与公安、法院、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核查机制,实现了对当事人身份、户籍、婚姻状况等信息的有效核验,提高了对虚假材料、冒名顶替等行为的甄别能力。对部分证明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同时加强事中事后核查,将承诺履行情况纳入信用记录。推进婚姻登记电子证照应用和历史档案数字化进程,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和数据准确性,为诚信核查提供坚实基础。

      四、建立诚信体系,落实联合惩戒要求

      积极探索构建婚姻登记领域信用记录与管理机制,推动失信惩戒落到实处。明确界定婚姻登记领域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和认定标准,如使用伪造、变造证件或证明材料,冒名顶替,故意隐瞒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状况,重大疾病婚前未如实告知等。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失信行为信息记录、归集、报送机制。对查实的失信行为,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的同时,按要求将相关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加强与发改、公安、司法、金融、征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探索落实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的联合惩戒措施,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力。

      下一步,河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将继续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诚信体系建设,提升风险预警和智能审核的精准度,推动婚姻登记诚信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加强诚信法规宣传力度,持续创新宣传方式,讲好婚姻诚信故事,曝光典型失信案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不断巩固和拓展婚姻登记诚信体系建设成果,全力维护婚姻登记工作的公信力,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文章搜索